二十四节气 | 夏至

二十四节气 | 夏至

鹿角解,蝉始鸣

半夏生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0~22日交节。

xia zhi

历史渊源

xia zhi jie qi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斗指午;太阳黄经90°;于公历6月20~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时也是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民间有在夏至拜神祭祖的习俗。此外,夏至后,人们普遍会食用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来避暑。

xia zhi

物候现象

中国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将夏至 分为三候:

一候鹿角解

意思是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并且认为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

二候蝉始鸣

意思是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xia zhi

传统习俗

古代农耕社会的人们在安居乐业之余择日拜神祭祖便有了各种定期节日,拜神祭祖丰盛祭贡品发展出节日宴饮活动,也渐渐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庆祝方式,即所谓节庆民俗。

夏至·祭神祀祖

夏至是“四时八节”之一,民间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

夏至·

消夏避伏

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夏至·南北要吃面

自古以来,中国一些地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xia zhi

健康养生

起居养生:顺应天时

晚睡早起,午间小憩:

夏至昼长夜短,可适当晚睡(不超过23点)早起,顺应阳气生发。中午11点至13点(心经当令)宜小憩15-30分钟,缓解疲劳,保护心脏。

避免贪凉:

忌长时间吹空调或直吹风扇,避免寒邪入侵。夜间睡眠时腹部、关节需保暖。

饮食调养:清热解暑,健脾祛湿

多吃“苦”与“酸”:

苦味食物:苦瓜、莲子心、芥蓝、莴笋等,可清热解暑、醒脾开胃。

酸味食物:乌梅、山楂、柠檬、番茄等,生津敛汗,防耗气伤阴。

清淡饮食,忌生冷:

少食油腻,多食绿豆、冬瓜、黄瓜、薏米等利湿食材。冷饮、冰品需节制,避免损伤脾胃阳气。

适量温补:

夏至虽热,但人体内虚,可适当吃姜(如姜枣茶)、羊肉(南方有“夏至食羊”习俗)以温中散寒。

运动养生:适度为宜

选择温和运动:

清晨或傍晚进行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避免烈日下剧烈运动,防止大汗耗气伤津。

出汗后及时补水:

可饮用淡盐水或绿豆汤,补充电解质。忌立即冲冷水澡。

防暑与防寒并重

防暑措施:

外出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避免正午暴晒。常备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药品。

防“空调病”:

空调温度不低于26℃,室内外温差不超过8℃。可喝红糖姜茶驱散体内寒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探索

微软云盘OneDrive和Dropbox云盘的比较分析
bet·365

微软云盘OneDrive和Dropbox云盘的比较分析

聚赚资讯
365官网登录网址

聚赚资讯